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目送》读后感



正版内附许多彩色图页,视觉满舒畅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

                这是看了龙应台《目送》后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写得特好的一段文字。这也许和咀嚼文字的频率有所关联吧,我想。这几行字就被安设在一张半透明的胶纸,夹着那一篓淡绿色的书皮。每一回想再重阅,也都就会往封面摸摸,封底看看,于是,这段文字便悄悄越入脑袋,不知牵上了那根筋儿,留在某个细微至极的隙缝,不再出来了。

                我想,这就是一本记录“情”的散文集吧。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的不过就是一个“情”字,但却没有多少人能像龙应台,用简单的文字写出这份复杂,而且写得如此深刻人心。我像是在安静地听着一场大雨的落下,一阵阵冷风不断向我吹来,冷得吾身一直颤抖,吾心也一直打颤。那些在面对自己亲情感情的无助、脆弱、失败、放手、失落,很真切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对于龙应台的印象亦是如此真切,真切地在扮演着自己的每一个身份,作为儿女、母亲、朋友、兄妹。

                上大学很多时候并不只是让你学习知识、处事、玩乐,很多时候也是对你亲情这一块儿的考验。如果我没离开家到外地读书,过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也许和家人的关系就会一直停留在某个说不上不稳定又不至于成熟的阶段吧,是因为不了解。的确,在经历所谓命运安排的人生途中,许多事只能慢慢地、慢慢地了解。我会对龙应台写父女母子关系这段话印象深刻,多少因为自己正经历每回返家后又得再次离开而有所感触吧。她站在父母的立场去写,写身为父母的在看着自己孩子渐渐长大的感触。离别总是伤人,离开的也许都还能抱点什么意念坚强忍受,留下的人却什么也没有。父母总是愿意作为那个留在原地送你渐行渐远的人,他们固然不怎么愿意你的离去,但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们深深晓得你的每一次离开,将不会空手而归,那是你成长的机会。

                于是,我在每一回拿起这淡绿色书皮的书时,都必定再次咀嚼这段文字,心里默默地感恩愿意为我送行的人。


* 继《目送》以后,我开始看了龙应台母子对话集《亲爱的安德烈》,听说该书在港、台、新、马销量不错,不过我老是看不完。大致翻阅,母子间沟通的意味甚浓,应该把它看完的,我想。等有兴致时再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